《财务成本管理》
第一章 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考点1】财务管理基本目标
主张 | 理由及解释 | 存在的问题 |
利润最大化 | 利润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说明企业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 (1)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 (2)没有考虑所获利润与所投入资本额的关系; (3)没有考虑获取利润与所承担风险的关系。 |
每股收益最大化 | 把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虑。 | (1)没有考虑每股收益取得的时间; (2)没有考虑每股收益的风险。 与利润最大化观点相比较,唯一的进步在于考虑了投入资本与获得利润之间的比例关系。 |
主张 | 要点 | 说明 |
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增加的最 大化) | (1)股东财富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来衡量; (2)股东财富的增加可以用权益的市场增加值(即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与股东投资资本的差额)来衡量。 (3)主张股东财富最大化,并非不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 (1)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 (2)假设股东投资资本和债务价值不变,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相同的意义。 (3)企业与股东之间的交易会影响股价,但不影响股东财富。 |
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股东投资资本=企业价值-债务价值-股东投资资本
【考点2】经营者的利益要求与协调
冲突 | 表现 | 协调方法 | |
股东和经营者 的冲突与协调 | 股东和经营者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股东的目标是使企业财富最大化,经营者的目标是增加报酬、增加闲暇时间和避免风险。 | 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 协调方法是监督和激励。最佳的解决办法是:力求使得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三者之和最小。 |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
【考点1】因素分析法
(1)连环替代法
它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为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设F=A×B×C
基数(计划、上年、同行业先进水平)
F0=A0×B0×C0,
实际F1=A1×B1×C1
基数:A0×B0×C0 (1)
置换A因素:A1×B0×C0(2)
置换B因素:A1×B1×C0(3)
置换C因素:A1×B1×C1(4)
(2)-(1)即为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3)-(2)即为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4)-(3)即为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2)差额分析法
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A1-A0)×B0×C0
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A1×(B1-B0)×C0
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A1×B1×(C1-C0)
【考点2】财务比率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1、营运资本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总资产-非流动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非流动负债)
=(股东权益+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
=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注意营运资本配置比率与流动比率的相互关系:
(1)营运资本配置比率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
=1-1/流动比率
(2)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净营运资本)
=1/(1-营运资本配置比率)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预付账款-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等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3、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
4、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
5、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6、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利息费用
7、现金流量与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债总额
(三)营运能力比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3)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营业收入
2、存货周转率
(1)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存货
(2)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
(3)存货与收入比=存货/营业收入
3、流动资产周转率
(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流动资产
(2)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3)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营业收入
4、营运资本周转率
(1)营运资本周转次数=营业收入/营运资本
(2)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营运资本周转次数
(3)营运资本与收入比=营运资本/营业收入
5、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1)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非流动资产
(2)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3)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营业收入
6、总资产周转率
(1)总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总资产
(2)总资产周转天数=365/总资产周转次数
(3)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营业收入
(四)盈利能力分析
1、营业净利率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2、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润=(净利润÷总资产)×100%
3、权益净利率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五)市价比率
1、市盈率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2、市净率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3、市销率
市销率=每股市价÷每股营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