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方法 | 账面价值加权 | 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会计价值来衡量每种资本的比例。 缺点:账面结构反映的是历史的结构,不一定符合未来的状态;账面价值会歪曲资本成本,因为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有极大的差异。 |
实际市场价值加权 | 根据当前负债和权益的市场价值比例衡量每种资本的比例。 缺点:由于市场价值不断变动,负债和权益的比例也随之变动,计算出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数额也是经常变化的。 | |
目标资本结构加权 | 指根据按市场价值计量的目标资本结构衡量每种资本要素的比例。 优点:这种方法可以选用平均市场价格,回避证券市场价格变动频繁的不便;可以适用于企业筹措新资金,而不像账面价值权数和实际市场价值权数那样只反映过去和现在的资本结构。 |
第五章 投资项目资本预算
【考点1】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
(一)净现值法
计算公式 | 净现值=(项目投产后)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
决策原则 | 当净现值大于0,投资项目可行。 |
(二)现值指数法
计算公式
现值指数=(项目投产后)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三)内含报酬率法
2、计算
(1)当各年现金流入量均衡时:利用年金现值系数表,然后通过内插法求出内含报酬率。
(2)一般情况下:逐步测试法。
计算步骤:首先通过逐步测试找到使净现值一个大于0,一个小于0的,并且最接近的两个折现率,然后通过内插法求出内含报酬率。
(四)回收期法
1、非折现回收期(静态回收期)
(1)在原始投资一次支出,没有建设期,每年现金流入量相等时:
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量
(五)会计报酬率法
计算:会计报酬率= 年平均净利润/原始投资额 ×100%
【考点2】现金流量
1、经营期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毛流量
=营业收入-付现营业费用-所得税
=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
=(营业收入-付现营业费用-折旧)×(1-税率)+折旧
=营业收入× (1-T)-付现营业费用× (1-T)+折旧×T
【考点3】互斥项目的排序问题
(一)项目寿命相同,利用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进行选优时结论有矛盾时,此时应当以净现值法结论优先。
(二)项目寿命不相同时。
决策方法 | 计算原理 | 决策原则 |
共同年限法(重置价值链法) | 假设投资项目可以在终止时进行重置,通过重置使两个项目达到相同的年限,然后比较其净现值。 【提示】通常选最小公倍寿命为共同年限; | 选择调整后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
等额年金法 | 1、计算两项目的净现值; 2、计算净现值的等额年金额 =该方案净现值/(P/A,i, n) 3、假设项目可以无限重置,并且每次都在该项目的终止期,等额年金的资本化就是项目的净现值。 无限重置后的净现值=等额年金额/资本成本 | 选择调整后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
【考点4】投资项目折现率的估计
调整方法 | 寻找一个经营业务与待评估项目类似的上市企业,以该上市企业的β替代待评估项目的系统风险,这种方法也称为替代公司法。 |
计算步骤 | ①卸载可比企业财务杠杆: β资产=可比上市公司的β权益/[1+(1-可比上市公司适用所得税率)× 可比上市公司的产权比率] ②加载目标企业财务杠杆 目标公司的β权益=β资产×[1+(1-目标公司适用所得税率)×目标公司的产权比率] ③根据目标企业的β权益计算股东要求的报酬率 股东要求的报酬率=无风险利率+β权益×市场风险溢价 ④计算目标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负债税前成本×(1-所得税率)×负债比重+权益成本×权益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