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了,加图学员实力出圈,
今天给大家邀请了加图CPA—SES套餐班的学员洋洋来给大家做一个分享,听说点赞收藏可以暴涨30分哦!!!
---------------------分割线--------------------
我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在备考中属于有基础的那一类人!
我是7年的财务老人了,目前在上海!前两年一直没想考这个证书,现在看着身边的朋友都在升职加薪,自己也开始着急了,这两年在备考过程中感觉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大不如刚毕业的时候了。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尽早备考!
在开始说我的复习策略之前先说一下复习报班是选择线上班还是线下班的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刚毕业的宝宝可以选择网课,这样在经济方面没有太大的压力,现在市面上的线下课程动辄都是好几万,刚毕业肯定是承受不住这样的经济压力,不如跟着一个网课上,我当时跟的就是加图的课程,老师讲的知识点都很具象化,我认为是性价比超高的一种课程。像是高顿这些机构的课好几万,刚毕业肯定是承受不住的,像是加图的课程就是网课,老师上课讲的都比较具象化,我听完感觉是性价比较高的课程了。
二是像我这样的,工作了好几年想考个CPA,这里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没有基础的我建议可以跟着线下的课程复习,因为工作几年学习和记忆能力肯定大不如以前了,所以线下的督学和学习氛围比较适合。
第二种,有基础的可以跟着上网课,但是有一个问题一定要提提前考虑清楚,既然你想要收入,也想要复习,所以一定要承受住学习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我整个人在复习的状态是特别不好的,压力很大,但是一定要坚持下来。
记住,什么都不重要,60分万岁,考过就行!
我的经验完全的应试经验,如果你也是工作想要升职加薪,下面的经验肯定对你有帮助!
一、合理的科目搭配(科班出身有基础一年考三门,没基础的考两门)
注会考试每科报名费只有几十块钱,所以很多人报名的时候想着我直接都报了吧,这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不要觉得自己一时兴起就报六科,除非你不上班,报个线下的班密训一年。人的脑容量是有限的,同时准备六门考试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报考CPA的应该都是参加工作的,所以没时间复习这么多,到时候工作处理不好,学习也学不好!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一门也过不了,工作最后也丢了。
我是科班出身,一年考了三门,第一年是会计+税法+经济法,第二年是财管+战略+审计,如果学习能力差一点的稳妥起见可以一年报两门。第一年会计+经济法,第二年财管+税法,第三年战略+审计。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不要被漫天的营销广告洗脑,一年过六科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但是凤毛麟角,就这么几个人被无限放大拿出来打广告,他们安的什么心大家自己想想吧,有很多没考过的人,咱也听听他们的声音,这种过关类的考试还是选择稳妥一点比较好。
二、核心复习策略
1、会计(分录为王,别的都是假的)
会计的教材编写的思路就是先介绍某一个章节的重要概念,然后用文字的形式去描述会计的处理方法、原则等等,这一部分完全就是天书,没有基础的看起来会一个头两个大;最后一部分就是例题了。
所以大家拿到书都是按照编写顺序去学习的,先去学习概念,再看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刷一下例题,但是做到最后发现只有刷题是最有效的,因为这样更能直观的反映自己是否掌握。
我复习下来总结了学习会计的正确方法就是先快速浏览一遍这一章的主旨,然后看例题,研究会计分录并且记住,只要把分录的的逻辑搞明白,这一章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实在理解不了分录的逻辑,死记硬背也要记住,。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合并报表的题目主观大题的基本分数是(4—5)分,不需要看前面的介绍,只需要理解下面这几个会计分录就可以了
考试当中,基本上所有和数字相关计算题的背后逻辑都是会计分录,分录记熟练了,所有问题都是小问题。上面举的例子用了是比较难的内容,意在告诉大家此方法亲测有效。因此以分录为王,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2、财管:(核心是计算题,新时代的八股文)
财管的核心是计算,90%以上的计算题都是不会变的,计算npv是每年都会考的,载体是项目的投资决策,成本会计每年必考,平行结转,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不过是小学数学的应用题;变动成本法计算盈亏平衡点的题也是每年都考,管理用财务报表,存货最佳持有量;加权资本成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内容都是每年考试的必考的内容。具体看一下每年的真题你就会发现,只不过是换了个数字而已。
财管的得分要点就是细心,因为和高数一样,算错一个数分就全没了。
3、审计(审计学习不要按照章节顺序复习,要乱序学习)
审计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则的内,讲的是方法论,另一部分就是分则的部分,主要讲审计循环的实务内容。
一般人拿到书的复习顺序就是先学习审计方法论的部分,比如审计的计划、审计抽样、审计证据和审计流程等。
但是正确的思维都是按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方式去复习,把具体的东西去掌握熟练,才可以总结归纳出共性。如果按着从抽象到具体的顺序,先学习抽象的理论,在学习实务,这样不仅晦涩难懂,而且容易和实务脱了联系,不容易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
因此,学习审计的顺序首先从第九章开始学起来,熟悉每一种循环的节点,每一章重点需要关注的地方就是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的程序。学完这四章就可以开始学习前面八章的内容,会瞬间有一种通透的感觉。十三章之后的内容最后在学习就可以了,前面学会,剩下的这些不成问题。
4、税法(知识点非常混乱,必须掌握各企业所得税的抵扣原则,个税的税率)
税法的知识点没有连续性,比较混乱,各种通知公告都有可能成为考试的考点,减免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永远都会考到盲区,有一种不管你怎么复习我都会考到你复习不到的知识点。
税法我复习的时候有一种不管怎么复习都复习不到点子上的感觉,我复习下来的整体感觉就是放弃不重要的内容,重点就放在核心知识点上。
核心知识点的判定原则:
1)税收规则是法律,那么一定是核心知识点
2)税收规则是暂行条例的规则,那么也一定是核心知识点
非核心知识点的判定原则:
1)有具体年限的税法知识是不会考查的,
例如:2015年到2018年电商行业的增值税减半增收,这种内容是不会考察的,因为他们不具有稳定性。
税法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1)企业所得税的各种抵扣原则
2)个人所得税不同项目的税率
3)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
注意:小税种掌握征收范围就行,别的不用放过多的复习时间。
5、经济法(不难,轻松学习,60分万事大吉)
经济法的体系比较残缺,咱也不是学法学的,所以也不用培养法律素养啥的,主要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就是公司法的规则,背会证券法种一些和会计指标相关的内容,比如上市的条件,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公司收购等等,不用去研究原理,这些条例本身就没什么法律原理,直接背就好了。
合同法、物权法的内容只需要了解法律条文表面的文字含义就行了,在一些重要的制度上面,记住构成的条件和法律后果就行了。
民法常考的内容
1)担保物权
2)买卖合同
3)租赁合同
4)借款合同
注意:这些知识点都是简单的考察,记住法条即可。经济法不用主动去研究为什么,直接记住就可以。
6、战略(思维导图理解记忆)
公司战略课程是一门典型的导论课程。考试是根据教材中的模式对题干的材料进行总结。
主要的模型:
SWOT、pest、波士顿矩阵、生命周期理论、并购战略、整合战略等等。
三、一点心灵鸡汤要说给你们听
注会考试趁早考,现在互联网时代,学习的资料也很多,注册的考试难就难在复习需要很长的周期,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下来。
洋洋的经验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完的宝宝都点个赞,肯定暴涨30分!!!
加图会计教育,全面助力会计人职业发展,与会计人一-起成长。
探索“最小单位学习时间达成最优学习效果”这件事,加图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