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图会计教育】2022《会计》速记手册!!!(第一弹)

2022-01-29

20220113

【考点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实质重于形式;

2、谨慎性;

3、重要性;

4、可比性。

【考点2计量属性

1、按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职工薪酬(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衍生工具;

2、按照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的:债权投资;

3、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后续计量的:存货;

4、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后续计量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研发支出)、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长期股权投资、商誉。

【考点3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划分

项目

判断基础

具体事项

会计政策变更

1)会计确认的指定或选择的变更;

2)计量基础的指定或选择的变更;

3)列报项目的指定或选择的变更。

1)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2)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3)对子公司投资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

4)商品流通企业采购费用由计入销售费用改为计入取得存货的成本;

5)分期付款取得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由按购买价款计价改为购买价款现值计价;

6)将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由计入当期损益改为符合规定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

7)分期收款销售由按合同约定收款日期分期确认收入改为按销售成立日公允价值确认收入;

8)对合营企业投资由比例合并改为权益法核算;

9)政府补助由总额法改为净额法;

10)收入确认模式的改变等。

会计估计变更

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所选择的,为取得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所采用的处理方法的变更。

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的变更;

2)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净残值的变更;

3)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变更;

4)存货可变现净值估计的变更;

5)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的估计等。

【考点4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考点5累积影响数的确定

1、编制相关项目的调整分录

2、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

【考点6会计估计变更

采用未来适用法——即在变更当期及以后采用新的会计估计,不改变前期的会计估计。

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

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2、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

3、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不能确定的,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

【考点7前期差错更正的具体会计处理

方法

追溯重述法/未来适用法。

追溯重述法: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一般

情形

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企业不需要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重要的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特殊

情形

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考点8存货的期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计量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持有存货目的

可变现净值= ①存货估计售价 - ②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 ③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期末计量原则

有合同

无合同

直接用于出售产成品、商品、

材料存货

①=产品的合同价格

②=0

①=产品的市场价格

②=0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

①=产品的合同价格

③=产品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①=产品的市场价格

③=产品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a. 产品减值: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b. 产品没有减值:成本

【考点9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1、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借:营业外支出
    贷:在建工程

2、经营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较短的期间内进行摊销。

3、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或其他相关资产的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在定期大修理间隔期间,照提折旧。

【考点10固定资产处置

借:营业外支出   【经营期间正常报废毁损/自然灾害等损失;若利得,贷记营业外收入】

    贷:固定资产清理

        资产处置损益   【因出售、转让等原因产生的利得;若损失,借记资产处置损益】

20220114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