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图会计】2022《会计》速记手册!!!(第五弹)

2022-02-02

【考点41会计核算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核算

1)债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2)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债权投资期初账面余额或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或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利息调整摊销额,也可能在借方)

3)出售债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债权投资损失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核算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

1)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2)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

  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①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②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出售净价,即价款扣除手续费)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核算

A、债务工具—核算科目:其他债权投资

1)企业取得金融资产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2)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其他债权投资的期初账面余额或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正常变动

①公允价值上升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②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4)出售其他债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债权投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

B、权益工具——核算科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1)企业取得金融资产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正常变动

①公允价值上升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②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3)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4)出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价值)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差额计入留存收益,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或相反分录

【考点42金融负债的计量

1、初始计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

按公允价值作初始确认金额;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其他类别的金融负债

按公允价值+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2、后续计量

对于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负债

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会计有关外,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以摊余成本计量且不属于任何套期关系的一部分的金融负债

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在终止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或在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时计入相关期间损益。

【考点43金融资产减值

1、对于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仅将自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将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动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提示】减值损失确认为当期损益。

即使该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的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小于初始确认时估计现金流量所反映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企业也应当将信用期损失的变动确认为减值利得。

【提示】计提减值后可以转回。

2、企业在前一会计期间已经按照相当于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确认了损失准备,但是在当期报表日,该金融工具已经不再属于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情形的,企业应当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相当于未来12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该金融工具的损失准备,转回金额作为减值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提示】转回金额作为减值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3、对于分类为第二类金融工具。

企业应当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损失准备,并将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提示】减值损失或利得不影响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的账面价值。

【提示】计提减值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可以转回。

对于债权投资,计提减值损失。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对于其他债权投资,计提减值损失。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   信用减值准备

【考点44套期会计

1、

被套期项目

公允价值套期

现金流量套期

已确认的资产或负债

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


极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


确认承诺的外汇风险

2、公允价值套期会计处理

套期工具

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套期工具是对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投资进行套期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权益投资),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被套期项目

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敞口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未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已确认被套期项目的账面价值。

3、现金流量套期—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类似于现金流量套期

套期工具

产生的的

利得或损失

有效套期

部分

作为现金流量套期储备,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提示】每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现金流量套期储备应当为当期现金流量套期储备的变动额。

现金流量套期储备的金额,应当按照下列两项的绝对额中较低者确定:

①套期工具自套期开始的累计利得或损失;

②被套期项目自套期开始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累计变动额。

无效套期

部分

扣除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后的其他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现金流量套期储备的金额处理:

1、被套期项目为预期交易,且该预期交易使企业随后确认一项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的,或者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的预期交易形成一项适用于公允价值套期会计的确定承诺时。

企业应当将原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现金流量套期储备金额转出,计入该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

2、其他现金流量套期。

应当在被套期的预期现金流量影响损益的相同期间,将原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现金流量套期储备金额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3、如果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现金流量套期储备金额是一项损失,且该损失全部或部分预计在未来会计期间不能弥补的。

应当在预计不能弥补时,将预计不能弥补的部分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考点45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增加

实收资本减少

(回购本企业股票减资)

1、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股利: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行权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1)回购本公司股票时

借:库存股(实际支付的金额)

    贷:银行存款

2)注销库存股时

借:股本(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先冲股本溢价)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不足部分)

    贷:库存股(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

回购价格低于回购股票的面值总额时:

借:股本(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

    贷:库存股(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考点46其他综合收益

(一)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二)以后会计期间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

2、按照权益法核算因被投资单位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导致的权益变动,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确认的该部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及外汇利得和损失。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

2、按照金融工具准则规定,对金融资产重分类按规定可以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利得或损失转入当期损益的部分。

3、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4、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

【提示】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因转换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应转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

5、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直接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

6、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考点47合同变更

合同变更情形

合同变更的具体内容

合同变更的会计处理

合同变更部分作为单独合同进行会计处理的情形

合同变更增加了可明确区分的商品及合同价款,且新增合同价款反映了新增商品单独售价的。

将该合同变更作为一份单独的合同进行会计处理。

合同变更作为原合同终止及新合同订立进行会计处理

合同变更不属于上述(1)规定的情形,且在合同变更日已转让的商品与未转让的商品可明确区分的。

原合同终止,将原合同未履约部分与合同变更部分合并为新合同进行会计处理。

新合同的交易价格=原合同交易价格中未确认为收入部分+合同变更中客户已承诺的对价金额。

合同变更部分作为原合同的组成部分进行会计处理

合同变更不属于上述(1)规定的情形,且在合同变更日已转让的商品与未转让商品之间不可明确区分的。

将该合同变更部分作为原合同的组成部分,在合同变更日重新计算履约进度,并调整当期收入和相应成本。

【考点48】收入的基本会计处理   

(一)主营业务收入

1、提供重大融资利益的

1)企业为客户提供重大融资利益的

借:长期应收款【应按照应收合同价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客户在取得商品控制权时的现销价格】
    未实现融资收益

2)客户为企业提供重大融资利益的

借:银行存款【已收合同价款】
  未确认融资费用【按其差额】
  贷:合同负债【取得商品控制权时即现销价格】

2、企业收到的对价为非现金资产

借: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该非现金资产在合同开始日的公允价值】
  贷:主营业务收入

(二)主营业务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合同履约成本

(三)合同履约成本

1、企业发生上述合同履约成本时:

借:合同履约成本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

2、对合同履约成本进行摊销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合同履约成本

(四)合同取得成本

1、企业发生上述合同取得成本时:

借:合同取得成本
  贷:银行存款

2、对合同取得成本进行摊销时:

借:销售费用
  贷:合同取得成本

(五)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

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六)合同取得成本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合同取得成本减值准备

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七)应收退货成本

1、企业发生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的,应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合同资产
  贷:主营业务收入【销售价款×估计不会退货%】
    预计负债——应付退货款【销售价款×估计会退货%】

2、结转相关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销售成本×估计不会退货%】
  应收退货成本【销售成本×估计会退货%】
  贷:库存商品

(八)合同资产

1、企业在客户实际支付合同对价或在该对价到期应付之前,已经向客户转让了商品的,应当按因已转让商品而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

借:合同资产
  贷:主营业务收入

2、企业取得无条件收款权时:

借:应收账款
  贷:合同资产
(九)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十)合同负债

1、企业在向客户转让商品之前,客户已经支付了合同对价或企业已经取得了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权利的,企业应当在客户实际支付款项与到期应支付款项孰早时点:

借:银行存款
  贷:合同负债

2、企业向客户转让相关商品时:

借:合同负债
  贷:主营业务收入

企业因转让商品收到的预收款适用本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时,不再使用“预收账款”科目及“递延收益”科目。

【考点49政府补助的范围

属于政府补助

不属于政府补助

无偿拨款;税收返还;财政贴息;无偿给予非货币性资产等。

直接免税;增加计税抵扣额;

抵免部分税额;增值税出口退税等。

【考点50政府补助会计处理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总额法

净额法

收到补助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递延收益

借:银行存款等

  贷:递延收益

购置长期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等

  贷:银行存款

借:固定资产等

  贷:银行存款

借:递延收益

  贷:固定资产等

资产使用寿命内

借:制造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摊销)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日常)

   营业外收入(非日常)

借:制造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摊销)

提前出售、报废

借:资产处置损益(出售)

  营业外支出(报废)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递延收益

  贷:资产处置损益(出售)

  营业外收入(报废)

借:资产处置损益(出售)

  营业外支出(报废)

  贷:固定资产清理

用于补偿

以后期间

相关成本

费用或损失

1、收到时满足政府补助条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收到时暂时不满足政府补助条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待满足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递延收益

3、在确认费用和损失期间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总额法】

         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净额法】


用于补偿

已经发生的

费用或损失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总额法】或冲减相关成本【净额法】

1、实际收到退回的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

2、遭受自然灾害收到的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财政

贴息

拨给贷

款银行

企业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处理:

1、以实际收到的贷款金额作为贷款的入账价值,按照优惠利率计算借款费用;

2、按贷款的公允价值作为贷款的入账价值并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借款费用,实际收到的金额与贷款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递延收益,其在贷款存续期间内摊销,冲减借款费用。

拨给受

益企业

以实际收到的贷款金额作为贷款入账价值,按照贷款合同利率计算借款费用,将对应的财政贴息冲减相关借款费用。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